怪石峪是五师双河市的一个著名景区,这里自然景观优美奇特,当地人称怪石沟,风蚀石如茹、如蕾、如龛、如垛、如飞禽、似走兽,几乎达到乱真之境界。然而,除了形状奇特的怪石之外,细心观察每一块石头,就会发现有的石头上,竟然还有人为开凿过的痕迹,似乎画着什么,是的,这就是有名的“岩画”。
岩画,是指画在或刻在岩石上的图画。对岩画的研究,不仅可了解史前艺术的发展,而且对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文化学、宗教学、考古学等许多学科提供原始的第一手资料。
十多年前,五师为了全面深入挖掘怪石峪的文化内涵,组织了专班人马,本人有幸成为四人组合中的一员,负责搜集整理当地有关怪石峪民间传说之类的文章。当时,我与景区工作人员陈浩一道,跑遍了怪石峪七条主要的深沟,不仅查证了不少怪石群落、还详细了解了古墓群、岩画的分布等。
怪石峪的岩画分布在阿拉套山南部山间道路的两侧,海拔高度1170米。路右边有一股泉水潺潺流淌。水畔牧草过膝、灌木丛生,红果簇簇,野花遍布,姹紫嫣红。
目前,怪石峪对外公布的岩画有4个点,主要在东西门两侧的石头上,然而,如果细细研究,其他石群也有零星分布。
那么,怪石峪的岩画主要是什么样的图案呢?有狩猎图:画面上表现为一人两臂高扬,双腿曲屈,腰部微猫,位于猎物之前作拦截状;人与狗拉开一定距离位于猎物之后,猎物为一只大角羊,低头颤栗,作无可奈何就擒状。第二幅也是狩猎图,这幅岩画雕凿在一个天然山洞之中,洞口朝北,岩画凿在东壁,画面有2人1狗1鹿;左上部还有1只大角羊和1个圆圈,其中1人手持五股叉在鹿的左侧,1人两手举起在鹿的前面作拦截状,狗紧邻鹿左稍后,被围困之猎物正惊恐不安,欲作最后挣扎,鹿高40厘米,长28厘米,是该幅岩画中最大的形象。
怪石峪的岩画中还有祭祀图,此幅岩画雕凿在约8米高,10米宽平面如劈的巨大岩壁上,壁面西偏南,壁面直立,顶部呈弧形下面与岩壁垂直的平台,岩画上涂有赭红色,画面左侧有二人,身着装、两小臂上曲。其上部有一标记,或许是祈祷崇拜之对象。画面右侧有一穹窿状物,内有3个不规则圆点。其他部位还似有雕凿痕迹,但已模糊不清,无法辨认了。岩画雕凿最高点达4米,最低点也有2.5米,从现在来看,不搭梯架是无法雕凿的。从整个岩画内容分析,疑是一幅宗教祭祀图。
最多的是动物岩画,此幅岩画雕凿在一个面西的巨大长形断壁上,断壁长约13米,宽约1.6米,图上可辨认的动物有2只豹子,5只大角羊,另外还有雕凿痕迹,但已不可辨明何物了。其中1只豹子体格雄健,形象凶猛,长尾下垂,尾稍卷曲,4腿挺立,似正警惕地注视着前方。豹长80厘米,高55厘米,其后有4只大角羊。另一只体格较小,长尾后拖,稍微卷曲,似正在捕食1只大角羊,此幅岩画雕凿精细,形象生动逼真,尤其是右侧形体较大的豹子,给人一种望而生畏之感。
怪石峪的岩画是什么人留下的?又是什么年代的呢?岩画的年代大体上由青铜时代经战国汉唐,一直到宋元明清各代。岩画延续一个漫长的历史岁月。在双河地区多有岩画出现,岩画中的图案主要有野羊、野马、鹿、狼、狐狸、虎、豹等各种野兽,也有猎人集体围猎的各种场面。双河地区大批岩画的发现,对研究双河自古以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