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双河市国家4A级景区怪石峪,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古墓群,分别散落在景区地的东南方向,小的有三五座,多的达数十座。
怪石峪,位于新疆博乐市东北方向48公里处,是我国西部罕见的巨大怪石群之一。据说在大约一亿多年前,这个地方曾经是一个碧波盈盈的淡水湖泊,气候温和湿润,后来地壳变动,新疆大地上升,湖水干涸。新出现的戈壁山峰,经过千年万载的风雕雨琢,其地貌便发生了奇特怪异的改变,就形成了怪石林。
由于丝绸之路北道经过双河,因此这里的文化遗存丰厚,历史遗存有岩画、寺庙遗址、碑刻、古代驿站遗址等。
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双河曾为塞种人的游牧地。秦汉时期,相继为月氏、匈奴、乌孙的游牧地。魏晋南北朝时为柔然、悦般的活动区域。唐朝在博尔塔拉设“双河”都督府,唐至德元年(756),西突厥葛逻禄部占据博尔塔拉。公元9世纪,博尔塔拉属喀拉汗朝统辖。辽保大四年(1124),有少量汉族人民随辽朝宗室耶律大石西迁博尔塔拉。以后,蒙古汗国相继统治博尔塔拉。明朝,为卫拉特蒙古(亦称瓦刺)准噶尔部的游牧地。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清政府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伊犁将军奏准,将察哈尔八旗官兵1837名,以新旧昂吉为基础,各编八个佐领,驻防温泉、博乐各卡伦。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从伏尔加河流域东归祖国后,其西路一旗约400户近3 000人,被清政府安置在博州游牧。双河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区,具有丰富的灿烂文化。
目前,考古工作者在博州挖掘出土的文物有瓷碟、铜剑、铜镜、铜币、石人面具、银币、银铤、金镯、金币等,这些文物对研究双河市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怪石峪的古墓群,藏匿在乱石间,较为神秘,墓葬地表封堆形制多样,有石堆墓、方形石围石碓墓、圆形单层石围墓、圆形双层石围石堆墓,蔚为壮观。在个别的古墓群中,还有多个石人像,部分被博州博物馆收藏。
据专家分析,怪石峪古墓群应是西汉时期乌孙人的墓地,有2000多年的历史。分布在怪石峪的群山中,鲜有发掘,不知其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