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师88团于1960年1月从哈密红星十二场西迁至温泉县,改番号为88团,是兵团58个边境团场之一。全团总人口4515人,由汉族、回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9个民族组成。现有基层单位15个,其中农业连队7个,社区1个,事业单位7个,农业一线职工总数829人。全团土地面积49.05万亩。团部距师市118公里。
团场三面环山,南北山脉连绵起伏,构成自西向东的开口喇叭状大斜坡,坡度大,纵坡为13.9‰。境内有贝母、甘草、雪豹、新疆北鲵等野生动植物种类较多,其中最著名的是新疆北鲵,俗名娃娃鱼,是目前新疆唯一存活下来的有尾两栖动物,是与恐龙同处一个发展年代,距今3.2亿年前的古珍稀动物,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土壤比较单一,都含砾石,土壤瘠薄。
维稳戍边,履行使命。团辖边境线33公里,有3个通外山口,1座边境民兵哨所—卡昝河边防民兵哨所,被兵团军事部命名为“西部民兵第一哨”,2023年,被评为第八批全国学习雷锋精神示范点,一代哨所旧址列入兵团级红色文化文物保护单位。是被中央军委追授“献身使命的忠诚卫士”、革命烈士万金刚的家乡。
区位独特,生态优美。88团地处天山西段北麓、准噶尔盆地西缘,距阿拉山口口岸170公里,距霍尔果斯口岸195公里(温霍高速建成后168公里),境外联通欧亚59个城市,境内对接54个班列开行城市,G219穿团而过。与温泉县同驻一镇,拥有大量的文物古迹、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距赛里木湖53公里。团域内野生植物种类较多,其中最著名的是被誉为活化石的距今3.2亿年前的古珍稀动物新疆北鲵。
资源丰富,绿色发展。团场平均海拔1420米,气候冷凉,无工业污染,光照充足,其中耕地面积7.17万亩,草场面积34万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甜菜、油葵、马铃薯、蔬菜等作物品质上乘,有优质牛羊5.4万头(只),其中:黑小麦、牛羊肉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发展绿色生态三文鱼养殖、精深加工产业初具规模。2024年,团场实现生产总值30611万元,增长4.8%;规上工业增加值588万元,增长8.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04万元、增长6.2%。
团场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国家信访工作“三无团场”、兵团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兵团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兵团“优秀平安团场”、兵团首批“五共同一促进”示范单位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