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真不赖,富了口袋富脑袋,不打麻将不摸牌,有空就到书屋来!”
近年来,师市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基层文化建设,把实施农家书屋文化工程作为文化惠民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农家书屋建设得到普及。据了解,师市现有农家书屋120余个。
11月25日,记者走进八十七团七连农家书屋,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类书籍,有不少职工群众正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农家书屋已成为职工群众冬闲时的“打卡地”。
“冬闲时,我们在这里阅读书籍,分享读书的快乐和收获。我们连队的农家书屋特别好,我每次来到这里,都可以找到想看的书,非常实用。”该团七连职工阿里木江高兴地说。
“每年团里都配送新的书籍,通过阅读,提高职工群众的整体素质,积极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该连管理委员会委员王硕说,农家书屋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交流场所,我们在书屋里可以找到那份难得的安逸。
当前,师市各级各单位都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各农家书屋也配备了党的二十大的相关读物,为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打造了前沿阵地。如今,农家书屋已成为党员干部的精神家园。
八十六团十一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贺娇萍说:“我们通过自学、集中学,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利用农家书屋等阵地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干部职工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师市坚持把农家书屋建设与党员干部教育相结合,使农家书屋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如今,小小的书屋,不仅成了党员干部学习“充电”的好去处,更在无形中增强了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职工群众之间的交流互动。
在八十三团四连农家书屋里,职工群众正在专心致志地看书,有的人已经看了好几个小时。书屋里最受欢迎的是种植、养殖以及教育方面的图书。下雨天,干不了农活时,就是农家书屋最热闹的时候。
该连职工马曼俊说:“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技术难题,可以随时到这里查阅相关图书,很快就得到解决。感谢连队为我们职工群众搭建了这么好的学习平台。”
“现在许多妇女也都到阅览室看书交流,平时不知道的事,在阅览室都能知道和解决,方便自己在今后的生产生活中使用。”职工崔进营说。
近年来,师市充分发挥农家书屋服务“三农”的作用,及时更新书籍,有针对性地为农家书屋配备图书、报刊和科技知识光盘等资料,引导职工群众用科学的方法实现增收致富。农家书屋通过阅读、借阅的方式,让职工群众在书屋中学习,他们中的一些人渐渐成为“活字典”“土专家”。
除此之外,师市还依托农家书屋开展书法欣赏、才艺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引导广大职工群众读书用书、科技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