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八十六团党委牢记总书记嘱托,不断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有序实现1万余亩耕地“一地两收”模式,推进棉花与小麦、玉米、油葵等作物的轮作,大力改良土壤,提高肥力,增加职工收入,助推农业生产良性发展。
八十六团四连职工张德强通过流转的方式在该团二连种植1000余亩小麦,今年,在小麦收获完成后,他抓紧时间进行复播,种植饲料玉米。由于玉米长势较好,成苗率达95%以上。眼下,他正在连队“两委”的帮助指导下,抢抓有利时机,做好滴肥、滴水、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工作,确保今年复播玉米丰产丰收。
该团二连位于团场南片区,土地盐碱度高,耕种效益相对偏低。近两年,该团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引导职工群众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提倡棉花与小麦、玉米等作物换茬耕种。同时,推广免耕复播技术,将有限的土地资源重复利用,使作物一年一熟变成一年两熟,助力职工群众多元增收。
2022年以来,八十六团先后实现一万亩耕地的轮作,该团通过保护性耕作,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和地表水分蒸发量,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同时,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改善环境,使团场呈现水土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