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第五师双河市人社局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精心谋划,主动作为,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化解纠纷,筑牢社会安全稳定的“桥头堡”。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程序繁琐、办案周期长、待遇难执行等问题,着力在日常调解工作中不断总结完善,创新调解方法,形成了一套具有师市特色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模式。截至目前,共受理劳动争议纠纷62起,调解成功56起,调解成功率达90.32%,涉及金额累计73.35万元。
亲情接访,真心沟通,促进纠纷案前化解。“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用打官司就拿到这笔11万元的工伤赔偿费用,真的非常感谢你们……”,当事人曾某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对调解员连声道谢。近年来,师市人社局始终将“五个一”调解工作法贯穿调解全过程,做到“一张笑脸服务、一把椅子请坐、一杯茶水暖心、一颗诚心倾听、一份耐心解答”。在接访中细心梳理来访者的诉求,准确把握争议的焦点。对简单的劳动纠纷,现场与用人单位电话联系,开展调解,争取小纠纷不进入庭审程序,减少当事人的诉累。
一案五调,多点跟进,促进案件成功调解。做细做实“案前调、当庭调、庭后调”,用好“一案五调”的调解模式。接到仲裁申请书后,第一时间与用人单位联系,核实情况,提出调解建议;向用人单位送达应诉通知书时,再次与用人单位沟通,进行单方面的调解;双方提交证据后,依据事实组织双方面对面的开展庭前调解;庭审时,根据查明的事实,当庭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当庭未能达成调解的,庭后与双方沟通,尽最大努力促成调解成功,达到“争议快速处理,双方关系和谐”的效果。
有效整合,多方联动,助力化解纠纷争议。根据案件处理需要,以联动调解、分层诊治的方式,及时与相关部门采取联合办案,对案由相对简单且当事人愿意调解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进行诉前调解分流;对于不适合调解或调解不成功、疑难复杂案件则引导其申请仲裁,实行精细化审理;对涉及农民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争议案件,做到优先调解、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裁决;对工资拖欠案件按照“快立、快调、快审、快结”的四快工作法,使劳动者的权益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