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师双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自2019年成立以来,以弘扬“老兵精神”为抓手,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贯穿各项工作,打出“尊崇”“传承”“优待”组合拳,讲好英烈故事,抚恤优待烈士遗属,不断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工作,在师市营造出了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浓厚氛围。
实现政治意义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师市英雄烈士陵园于2021年11月动工,2022年9月竣工,投资1300余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45万元),建成占地面积16800平方米的英烈纪念广场、英烈陵墓、英烈纪念碑、英烈纪念馆等纪念设施。由于烈士纪念陵园的红色文化名片效应与经营性公墓相互借力,相得益彰,不仅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实现传统元素与英烈忠魂高度契合。师市为了让烈士有更好的安息地,大面积改变了原有的经营性公墓规划,按照“尊重风俗、尊重烈属意愿”的原则,选址时把传统的国学文化运用到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建设之中,修建的纪念碑高度为20.21米,寓意2021年建党100周年之际建造。为体现英烈纪念广场的庄严肃穆、浩气凛然,面积由原来的1000余平方米扩建至3000平方米,能一次性满足千人以上追思祭拜。
实现红色基因与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合。师市英雄烈士陵园里英烈纪念墙镌刻了新疆解放初期在剿匪中英勇牺牲235名烈士和屯垦戍边建设中牺牲的7名烈士名录,自建园以来,就紧紧围绕“褒扬先烈、教育后人、服务社会”的宗旨,红色资源自身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连续两年在英雄烈士纪念广场开展“930”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
实现建功边疆和兵地交融的水乳之合。师市英雄烈士陵园的落成,解决了当地无英雄可寻、无场地可祭的现状。为了体现鲜明的政治性、生动的实践性,纪念碑基座四面分别镶嵌着“热爱祖国”“红心向党”“维稳戍边”“兵地融合”浮雕,随着红色文化名片效应的显现,烈士陵园的社会影响力大幅度提升,形成了辐射周边地市的红色景仰高地,每年前来瞻仰的干部群众超过1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