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五师双河市热线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求实效,在推动民生发展上见真章,急群众之急、谋发展之需,解改革之难,用促发展、惠民生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聚焦基层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践行“民呼我为”“接诉即办”工作机制,着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汇民声,畅通诉求渠道。坚持问题导向,多方式、多渠道收集民意诉求,将群众呼声听在耳里、记在心中、落到实处。师市热线积极建立“师市热线 110 博州12345”高效协调联动机制,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回应群众诉求,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上行,受理各类群众诉求7098件,同比增长9.73%,已办结6708件,按时办结率99.96%,群众满意率97.41%。热线领导采取常态下访、重点走访、靶向回访等方式,深入基层调研13次,现场收集并解决问题54个。9个基层党组织听民意、访民情,收集群众意见建议76条,提出改进工作的办法措施66条。借助智慧城市运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用好“执法通”“城管通”app,依托“双河市民随手拍”小程序,引导职工群众参与城市管理,打造“人民城市人民管”工作模式。上报案件2379起,其中违规案件2115起,均已结案。
察民情,一线化解民忧。师市认真践行“浦江经验”,组织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师市领导深入基层了解处置信访问题93人次,其中师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接访下访12人次。全年召开信访工作联席专题会议67次,通过调查了解信访问题情况,分析信访问题成因,研究商讨化解办法,协调师市党委督促检查室督办等方式,推动化解疑难信访问题49件,切实发挥信联会作用。针对农民工欠薪问题,人社部门联合住建部门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执法检查,坚持做到及时受理、规范调处、高效回复,形成了协调顺畅、制度规范、处置有力的治欠态势。处理来电、来访378人次,共为834名农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资930余万元。
解民忧,办好民生实事。紧盯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针对老旧小区改造问题,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推进8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改造老旧供热管网,惠及职工群众4410户1.3万余人,更换沿街果皮箱59套,维修失明路灯1300盏,维护道路破损、塌陷及井盖问题167处,补种草坪7100平方米。开展立足岗位做贡献活动,设立党员示范岗10个,推动11名在职党员常态化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针对师市群众反映的房屋裂缝问题,及时对师市1.8万余栋房屋进行全面摸排,完成部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经营性自建房和非自建房解危工作,更好地解决职工群众住房问题,为职工群众幸福“加码”。
五师双河市热线将坚持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以“解民忧”为出发点,“办实事”为落脚点,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真正做到群众心坎上,助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