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件惠民生事事暖人心
第五师双河市“我为群众办实事”
十大民生行动向群众交出满意答卷
2023年,第五师双河市党委坚持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为首要任务,从职工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民生小事入手,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十大民生行动为抓手,集中办好民生所需的惠民实事,让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落实稳定和扩大就业行动。民生之事就业为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师市充分利用援疆资金和各类资源,有针对性开展各类技能培训达5500人次。为40名残疾人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落实落细社会保险补贴、稳岗返还、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就业扶持政策,支持企业降低用工成本;持续开展“10 N”公共就业服务活动等,统筹线上线下和疆内疆外渠道,积极搭建企业招聘和劳动求职供需平台,促进人岗精准匹配。2023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100人。
实施增收致富提升行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产业发展带动职工增收。以产业振兴为重点推进“一连一品”建设,70%乡村振兴资金用于产业发展,带动收入稳定增长;利用团场优势资源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提高种植效益。
推进教育体育惠民行动。落实团场学前三年教育保障机制经费592万元。资助赴内地高校就读困难学生150万元。推进师市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改造团场学校信息化系统,推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推进职业技术学校宿舍楼及教辅用房建设,购置实训设备等。完善体育基础设施,让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全民健身体育活动。
落实全民健康行动。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疾病防控体系,购置医疗设备,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对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免费健康体检。为常住人口提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健康检查。完善双河古道温泉康养中心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社会保障兜底行动。全面落实居民基本医保参保财政补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进行分类资助。为80岁以上老年人和高龄失能老年人发放基本生活津贴和护理补贴。强化兜底功能,保障困难群众生活。完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增强殡葬服务能力,补齐殡葬服务短板。建设第五师公益性骨灰堂,完善配套附属设施等。为残疾人家庭提供个性化无障碍改造服务。
推进生态环境改善行动。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解决职工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建立健全优化监测站网布局,引导重点企业在秋冬季调整年度检修计划,减少冬季和采暖区排放。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低效林改造工程。扎实开展草原、森林综合治理及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等工作。加强污水治理,实施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
落实交通惠民行动。健全完善基础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积极搭建交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便利职工群众出行。支持“一站多能、一网多用”,提高城乡公交覆盖广度和通达深度,优化部分客运班线,完善公交线网。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物流网络。推动国省道、农村公路等重点公路建设。
实施社会服务惠民行动。利用社工站、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等提高便民服务水平。拨付兵团专项资金130万元用于支持社工站“一老一小、一残一困”社会工作项目开展。拨付310万元专项资金完成八十四团日间照料中心配套改造。深入开展“双河木兰 f 维权服务行动”和“双河木兰 f 暖心关爱行动”。加强市场监管,集中整治职工群众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支持企业发展,助力保供保销惠农。
实施保供保暖行动。实施城镇供热管道等设施老化更新改造。推动老旧小区、管网改造,解决供热管道老化造成的供热不达标等问题。完善给水管网、排水管网、供热管网、燃气管网等配套相应设施。
实施服务市场主体行动。加大金融机构对企业支持力度,满足各类金融服务需求。扎实开展师市农业职工贷款工作。扎实开展包联帮扶工作,推动重点企业高质量发展。落实包联帮扶机制,协调解决企业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困难。积极组织电商和农产品经营企业参加“网上购物节”“双品网购节”和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新疆站)。做好师市国有企业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清理工作,保障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