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干部人才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兵团精神、胡杨精神和老兵精神。13年来,来自中组部博士团、湖北省、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各批援疆医生,把五师双河市作为第二故乡,把五师医院当作自己的家,与医院干部职工群众同甘共苦、并肩奋斗,努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援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的使命担当,赢得了各族职工群众的信赖和尊重。
近期,五师医院召开援疆专家座谈会,各位援疆专家畅谈来到受援科室后已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以及后期临床工作目标,也客观地指出了医院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
通过座谈,援疆专家进一步强调了在临床工作中,严格落实18项核心制度,继续进一步推进诊疗与救治流程规范化的重要性。
针对科室之间如何加强协作沟通,以及强化医院对外宣传等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受援科室,去了解援疆专家的援疆故事……
她博学多识,深耕临床专业;她循循善导,带教青年医师亲和又温暖;她医者仁心,对待患者细致又体贴,作为中组部第23批博士团成员,她在援助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期间,“挤”出时间到五师医院开展短期帮扶工作,为了边疆人民的健康,她不辞辛劳的来回奔波,来援疆后,她切实体会到援疆工作对于基层群众健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她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年的宝贵时间,她就是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王霞霞。
11月9日,在五师心内科监护病房,王霞霞在带领着青年医师查房。

“她昨晚来的时候有什么症状?”
“你是怎样用的药?”
“患者的心功能不全,你要注意房颤。”
王霞霞不时向患者主管医生提问,并给予纠正和解答,这种以提问+解答相结合的带教学习,让青年医师感到非常实用。查房中,她会俯下身去仔细地为每一位患者听诊,针对治疗方案时,她总会叮嘱医生根据指南去评估,她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她对临床诊治的严谨和专业。
当天下午,王霞霞还为医护准备了一堂讲课,内容是《起搏器并发症的识别与处理》,她结合临床病例,把课程内容讲述得既生动又切合临床实际工作,令医护都听得津津有味。
王霞霞与在我院援疆的神经内科博士程鹏飞同为中组部第23批博士团成员,源于这个契机,今年4月13日,王霞霞受邀来到五师医院为心内科指导业务。随后在6月3日,我院举办的冠心病诊治新进展学术会上,她再次受邀为全院医护授课。9月16日,王霞霞跟随青岛大学医疗集团来院参加学术交流活动,10月24日,中组部团中央第23批博士团巡回医疗义诊来到五师医院,王霞霞又到了义诊现场,为患者带来帮助。

为了进一步利用好援疆资源,我院特意向石河子人民医院发函,邀请王霞霞来我院开展一个月的短期帮扶。
12月14日,王霞霞第6次来到五师医院。
前几天,科室收住一位83岁患者,因不明原因出现头晕、胸闷不适,无明显胸痛还伴有大汗,随后经过住院相关检查,确认患者为窦性过缓,阿托品试验为阳性,符合手术指征,经过科室治疗团队详细的讨论,经得家属同意后,决定为患者实施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12月15日,在五师医院介入室里,王霞霞带领着心血管内科手术团队为患者实施了手术。

“王霞霞博士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提高心内科对缓慢心律失常的治疗、心衰慢病管理以及起搏电生理技术水平,尤其是ICD、CRTD植入技术,补齐科室发展短板。在王博士的带教下,将进一步规范科室在心衰、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疾病的治疗,促进年轻医生不断成长,规范团队的诊疗水平。”心内科主任艾力说。

从春到冬,她没有错过北疆的四季时光。
岁末冬雪飘,眼看着距第23批博士援疆期结束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王霞霞在朋友圈写下“忆往昔,峥嵘岁月,奔波劳碌。看今朝,风沙即将渐远,归期就在眼前。”的感言。
距离的遥远隔不断王霞霞的援疆情缘,为了那一份沉甸甸的援疆使命,在今后的日子里,只要边疆人民需要,她将会继续为患者带来光芒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