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团切实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通过“主题宣教、文化引导、文旅融合”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积极举办各类文艺演出、体育赛事、旅游推介活动,让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全面提升团场各族群众幸福感、满足感。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助力团场经济发展。坚持文艺服务人民的思想,利用春节、元宵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精心策划、打造品牌,扎实开展各类文艺活动。春节,创办独具团场特色的生肖花灯展,吸引辖区5000余人次观看;营造83团沙城中路“最靓夜景一条街”动态美,成为网红打卡栖息地,带动团场“夜经济”提升25%。元宵节,举办以“非遗”为主题的舞金狮社火表演2场次,吸引各族群众观看8000余人次,83团社火队荣获兵团总工会颁发的“中华传统文化进万家”兵团职工迎新春社火活动优秀展演奖。建军节,举办以“庆祝党的生日、唱响新时代”为主题的红歌赛3场次,同期策划组织了70余场次10000余人次百日广场文化节活动,诚邀辖区45余家市场主体“摆摊设宴”,助力每家市场主体增收5-6万元左右。国庆节,开展为祖国送祝福系列文化活动。邀请乌鲁木齐艺术家、博州文工团、精河歌舞团、五师名师名家等联袂演出,举行“‘葡’写红提传奇‘萄’醉金色沙山”葡萄文化节暨农民丰收节。期间,中国红玫瑰、阳光玫瑰、蜜光等14个品种的葡萄供现场群众品尝鉴赏,打造现场观光采摘点1处、网红打卡点1处,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10余个媒体平台共同进行现场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47.6万人次,销售红提葡萄800余吨,签订订单3000余吨,销售额达到1650余万元。
──赛事场地有保障丰富群众健康生活。83团深入实施健康团场战略,全力保障职工群众健身有场所、运动有空间。先后投资6万元,修缮30余处室外健身器材场地,为5个连队配齐篮球架、健身器械,实现团场、连队体育运动有场所、体育健身有设施的目标任务。举办全民健步走、环双河健身跑、拔河赛、羽毛球、乒乓球、趣味运动赛等体育赛事9场次3000余人次参加。选派34名选手参加师市举办的各类体育赛事,其中在师市象棋赛、乒乓球赛中均取得了较好地成绩,全民健身中心、室外足球场免费对外开放,日承载200余人次,成为团场职工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满足职工群众多样性的健身和娱乐需求。
──内外宣传齐发力展示团场好形象。83团党委始终坚持党管宣传原则,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紧贴服务群众和工作实绩,对内选树典型、示范引导,对外突出特色、展示形象,使宣传工作成为推动工作的“驱动力”,展示成绩的“前阵地”。一年来,83团对外刊发新闻稿件405条,制作电视广播新闻节目81期,播放公益类宣传片35条,制作《健康为底色沙山换新颜》《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等各类专题片33部,开设《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新闻专栏10期,其中,各类稿件(视频)被师市电视台采用300条,北疆开发报采用80条、兵团电视台采用45条,电教片《一种精神两代传承》获评兵团党员电教片三等奖;制作宣传团场特色旅游文化宣传片《塞外新镇金沙山》,制作歌曲《醉美金沙山》,摄制微电影《金沙山的葡萄熟了》,大力宣传83团沙漠公园、艾比湖湿地、万亩胡杨林、芦苇荡、葡萄园等美丽风光,以及棉花、葡萄、生猪、鸵鸟等特色产业至疆内外。发挥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作用,制作出80余条展现团场特色农产品、自然风光等短视频,浏览率均达到上万人次。
──深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文旅城镇。结合团场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坚持沙漠和军垦文化为主,北疆旅游驿站为辅的总体思路,打造83团沙漠公园“金沙山”、艾比湖湿地“金腰带”、万亩葡萄观光采摘“金点子”、军垦文化示范区“金钥匙”等“五金工程”。利用100万援疆资金改造升级沙山军垦陈列馆,委托湖北省黄冈市博物馆对沙山军垦陈列馆改造升级,并编写《军垦凯歌》,兵团、师市多部门先后15次对馆内大纲进行修订申报和审核;自筹100万元建设两座连史馆、一座知青纪念馆,截至目前,团场接纳慕名而来的游客达2万人次,带动团场二三产业经济发展2000余万元。积极融入博州旅游总体规划,多次与精河县对接共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83团军垦陈列馆、1连连史馆、沙漠公园、葡萄园、万亩胡杨林已纳入精河县精品旅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