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八十七团党委始终以提升组织力为中点,突出政治功能,大力实施“四个建强”工程,八十七团渐进式、台阶式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是建强阵地。先后投资3600万元,完成7个连队党支部阵地、1个连队文化大舞台、7个连队休闲广场、文化长廊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万元为汇河3个连队修缮“两委”宿舍,实现了“四有五化”目标,形成连队“两委”由“走读”向“住读”转变,职能作用由“指挥型”向“服务型”转变。
二是建强载体。充分利用“两级联创”“双建双带”等活动载体,及时选派“第一书记”和党建指导员。以选准配强“两委”班子、完善配套设施、规范组织活动、健全规章制度、推进民主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五改”为抓手,推动人财物向基层倾斜。将机关、事业单位、社区与连队党支部共建机制作为重点创新载体,开展“手拉手”“主题党日 志愿服务社区报道制”等活动,丰富党建工作内涵,实现了资源互补、党员互训、工作互动和同步推进。
三是建强队伍。大力实施人才强基工程,率先打破身份、地域界限,降低学历、年龄“门槛”,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先后引进高校毕业生29人,储备师级后备人才16人,团级后备人才37人,选派年轻干部参加兵师党校和干部学院培训23人,选派基层“两委”到机关蹲苗锻炼17人,为基层选调党建助理员9人,2024年发展党员8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人,换届后连队“两委”中大专以上学历占比95.8%,为干部队伍提供了源头活水。
四是建强制度。大力实施公正的民主推荐、系统的考察评价规范的干部任用、有序的竞争激励、有效地培养教育、严格的监督约束“六大机制创新”,实现了干部人事工作由单项突破转向整体推进,探索出一条既坚持党内民主和群众路线,又不同于传统方法的干部选任新路子,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