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团场工作生活了60多年,曾有过三次触动,让我一生难忘。”前不久,笔者来到八十七团老军垦白生银家采访,今年80岁的白生银,在团场生活了64年。退休前,他是八十七团林业科科长。谈起往事,白生银难掩激动,向笔者打开了话匣子。
一袋珍贵的面粉
1960年,白生银从家乡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来到当时的农五师红星十四场(现五师八十七团)工作。当时,红星十四场只有3个单位:机耕队、一连和二连。当时的生产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职工们住的是废弃的牛圈、羊圈;吃的粮食定量供应,常常吃不饱。有人去地里捡别人上一年没有挖净的土豆,煮煮就吃了。团场炊事班工作人员用戈壁滩上的蝎子草嫩叶做汤,为职工改善生活。无论条件如何艰苦,职工们依旧干劲十足。
有一年春节,农场老政委的妻子从哈密来看他,给他带了一袋5公斤的白面。老政委却把这袋白面全部送到了团部的托儿所,说是给孩子们吃。要知道,那时候白面很珍贵,有的人家只在过年时,才舍得用一两斤白面包饺子。这一袋面粉的故事,深深触动了白生银。老政委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激励着他干好工作。后来,即便生活再艰苦,白生银也没有动摇过扎根兵团、建设边疆的决心。
1972年8月,白生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他担任八十七团四连连长兼指导员。1995年,他调到八十七团林业科工作。2003年11月,他光荣退休。在工作中,他多次获得团场“先进工作者”“五好工人”等称号。
一片退耕还林地
白生银在八十七团林业科工作时,翻看团场史志了解到,早在1963年,八十七团就开始植树造林,那时候提出的口号是:边开荒、边生产、边植树。到1996年,团场的林地面积比30多年前增加了10倍。
“要改变生产生活环境,不种树不行。”白生银说起他刚到红星十四场时的一件事。1960年开春,连队在开完荒后就种了麦子,大家精心管理,麦子长势不错。可眼看要成熟了,一场冰雹袭来,把麦子砸光了,大家都在地头抹眼泪。自然环境差,灾害就多。这些年,团场一直坚持植树造林,目的就是为了治理沙化的耕地。
1999年,国家提出要在西北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为了落实工作任务,白生银带着林业科的工作人员,实地察看了全团的每一块耕地。“我们在推行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时,团场提出‘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让职工群众自主选择承包林地,并对承包林地的100余户职工提出了‘一家百亩林、一群羊,三年之内奔小康’的奋斗目标,激发职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白生银说。当时,有些退耕还林户在林地里套种紫花苜蓿和黄豆,养殖肉鹅、肉兔,发展家庭养殖业。有的少数民族职工利用林间的牧草发展养殖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后来,白生银在报纸上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他顿时就被这句话给触动了。“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真的是对团场、对职工群众有好处的一件事。现在看到自己当年栽下的树长得又高又壮,我心里特别高兴。”白生银说。
如今,八十七团大力发展农文旅产业,在汇河河谷修建了木栈道,在团部附近建设了鸟巢风情园,每年还举办桃花节,很多职工在家门口开起了农家乐,“绿水青山”成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一台无人驾驶机车
1962年,红星十四场从苏联进口了一台28型机车、两台链轨车。有车就需要驾驶员。当时招驾驶员有三个条件:一是年龄不超过25岁;二是要有文化;三是工作表现要好。有初中学历的白生银,因为在工作中踏实肯干,被选为机车驾驶员。心情激动的他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来。
从那以后,白生银几乎就“长”在车上了。每天,他都在师傅的带领下认真保养机车。驾驶机车时,他还经常思考一些问题,比如,车开多快时,车是最平稳的、也是最省油的?应该怎么操作,才能保证车子不打晃而且走得又稳又直?
渐渐地,他的机车驾驶技术越来越好。春天播种时,他驾驶机车播苞谷一天能播700多亩,播小麦可以播400多亩。
“别人晚上不敢播,怕播种质量不好。可是我不怕,我对自己的技术有信心,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播种,我的车都开得很稳。”白生银说。
在工作中,白生银还总结了很多技巧,比如不能让车急刹急起,那样会很费车、费油;播种时要善于规划播种地块和路线等,防止机车空跑。就这样,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白生银驾驶机车播种,质量都非常好。为此,他受到团场的奖励,也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件奖品——一件白色背心。
“这个背心我一直没舍得穿,到现在我都还留着呢。”白生银说。
如今,八十七团在播种时全部用上了安装有北斗导航技术的机车,实现了无人驾驶。得知团场也使用无人驾驶机车播种后,白生银还特意到现场去看,只见一台机车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平稳行驶,播种又匀又直。
当时白生银激动地说:“以前觉得‘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理想中最好的日子了,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天,连驾驶机车都不需要驾驶员了。”
这次触动,让白生银下定决心跟着时代的潮流走。他开始使用智能手机,并尝试学用各类APP。
“我虽然年龄不小了,可依然要跟上时代。”白生银笑着说,“想想自己这一生,虽然没有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一直在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工作,为团场建设添砖加瓦,也算是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