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八十三团党委坚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兵师市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各项任务上来,锚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不断推动团场高质量发展。团结和带领全团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勠力同心,接续奋斗下,各行各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奏响了新时代团场改革发展的新乐章。
进入秋季,丰收的脚步越来越近。一连职工杨文学的棉田里,一台大马力机车正拉着装满脱叶剂的药罐,穿梭在棉海里,绿浪翻滚间,隐约可见雪白的棉絮。
这些年,八十三团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不断引进农业新技术,做好了“一白一红”两个支柱产业的发展文章。在团场的努力下,该团棉花平均单产由2019年的360公斤,增加到2023年的467公斤,500公斤单产的棉田也比比皆是。
创新是改革的重要举措。作为五师最大的农业团场,棉花一直是该团的支柱型产业,撑起了团场经济大半边天。为了提高棉花产量,八十三团坚持扭住创新发展的牛鼻子,不断引进新技术,精量播种、卫星导航、一膜三行和四行技术、“一主两辅”新品种栽培技术应用……,创新的浪花伴随着了团场棉花产业健康发展的全过程,也助推了团场农业产值的不断提升,近五年来,该团棉花平均单产不断提高,粮食种植面积也由最初的0.7万亩增加到2.7万亩,高质量完成国家赋予的棉花种植任务。
创新的脚步在该团另一个支柱产业红提葡萄上也留下了一串串铿锵有力的足印。作为本身就带着创新印记的八十三团葡萄产业,从建设之初,就在改革的创新发展中成长起来。从“厂”字型栽培技术到节水灌溉,再到苗木更新、“三减一禁一增”技术推广运用……,不管是种植模式创新,还是管理技术革新,都助推了团场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让八十三团红提葡萄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成为国内外市场消费者青睐的产品之一。
进入新时代,八十三团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扎实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师市“一主两翼”发展战略,积极做好稳棉增粮增果兴畜的文章。通过引进农业新技术,推行农业管理新模式,打造出了21万亩优质棉种植基地,2.2万亩优质葡萄示范园区。截至2024年上半年,团场牲畜出栏5.24万头,畜牧业产值1.04亿元,同比增长20.4%。通过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新增合作社24家、家庭农场1家,申报产加销一体化农工专业合作社10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新格局已然形成。
在推动一产提质增效的同时,八十三团还坚持通过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增加二产比重,持续推动二产优化升级。为了做到“引进来,扶上马,送一程”,该团落实了团领导包联工业企业制度,增强对3家规上企业的运行调度,强化生产要素保障,解决企业实际问题2个,实现现有工业企业达产达效。今年,在对辖区工业企业逐一评估分析,针对拟升规的鼎鸿牧业有限公司、蓝恒塑业有限公司2家企业,行业部门进一步细化升规时间表、任务图,定期指导企业完成相关升规工作。与此同时,该团还加强了招商引资力度,仅今年上半年,该团就外出招商5次,拜访企业40余家、商会3批,对接回访企业14家45人次,签订框架协议6份,有力地推动了团场招商引资工作。该团还通过培育各类市场主体,持续推动服务业提升。在团场的支持培育下,今年上半年,团场就新增市场主体79户,其中企业12户,个体5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6户,推进1家企业升限工作,为激发市场活力注入强大动力。
该团还持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建设进度。目前,团场已开复工项目10个,计划完成投资9400万元,团场还围绕团场定位定向研究成果转化,结合团场发展实际,积极谋划储备“十四五”“十五五”项目35个,总投资48.05亿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再出发的号角,也为八十三团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未来,八十三团将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行,在新时代改革发展中,书写属于团场人崭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