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推进师市设施农业建设,师市加大设施大棚盘活力度,全面提升设施农业整体水平和综合效益,促进职工群众增收致富。
强化责任落实。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大棚盘活工作目标任务,形成师市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农业农村部门落实抓,团场党委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制发《关于盘活闲置大棚的通知》,对全师1859座大棚开展全面排查,建立月调度工作机制,下发《师市设施大棚盘活使用情况通报》4期,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实现应种尽种。
实施改造行动。聚焦设施农业现代化,遵循“改造和新建并重”的原则,推进改造恢复。整合百连示范工程、以工代赈等各类项目资金3139.88万元,新建现代化高标准设施大棚40座、维修改造17座,14座大棚已投入生产。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连队“两委”领办合作社等优势,盘活各类闲置大棚268座。
优化种植结构。深入开展调研,分析研判市场行情,结合各团场原有产业基础条件,分区域制定种植计划。依托86团红番茄酱厂、91团辣椒厂等种植布局,建立“企业连队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采取订单收购,发展育苗产业。培育各类果蔬苗9920万棵,实现产值2000万余元。86团、89团等团场利用城郊优势,种植草莓、无花果、樱桃等高产值作物,发展集休闲、观光、采摘于一体的城郊型现代设施农业。全年种植棚达到1729座,实现产值4000余万元。
强化技术支撑。邀请新疆农业大学、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学者开展专题培训3期,培训80多人次,组织疆内疆外参观学习6批次,培训86人次。组织师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大棚开展技术服务,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病虫草害绿色防治等技术,为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