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师双河市医疗保障局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倾力打造“五师医保真情为民”党建品牌,谋惠民之策、行便民之举、解民生之忧,以党建工作推动医疗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
品牌标识

品牌内涵
以“党建红”引领“医保蓝”,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据医保部门职能,持续用心用情用力服务群众,切实提高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主要做法
1.坚持“党建 经办服务”,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加强培训、宣传,促进业务工作与党建融合。将窗口工作作为“为民服务”的阵地,实行医疗保障一次告知、一站服务、一次办结,打造参保群众高度信赖的标准化经办服务窗口,为参保群众提供暖心服务。一是加强对党员干部、定点医药机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医保政策培训,规范医保经办流程,提升医保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共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医保政策培训6次。二是通过报刊、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媒介,积极宣传党的理论知识、医保惠民政策。截至目前,共撰写、转发医保信息200余篇。三是组建医保宣传小组,深入社区、团场、连队、学校、集市等地开展医保政策宣讲69次,不断提高职工群众医保政策知晓率。四是推进兵地医保交流交融。按照自治区、兵团党委关于新时代推进兵地融合发展工作部署,通过五师和博州医保局联席会议制度,已经实现兵地定点医药机构、视同缴费年限、门诊慢特病资格、医保基金检查结果“四个互认”。五是规范门诊慢特病鉴定管理,经办业务端口不断前移,实现门诊大病、慢特病办理下沉至第五师医院办理,为慢特病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六是持续提升医保网办便利度。全面落实12项医保政务服务“全程网办”,7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41项医保服务事项即时办。七是全面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生育津贴领取一件事”等涉及医保事项一次办。八是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开展“小兵帮办”等便民服务。
2.坚持“党建 脱贫攻坚”,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充分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做到应报尽报,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切实做到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参保率100%,医疗救助政策落实落地100%。一是强化高额医疗费用支出预警监测。重点监测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等支付后个人年度医疗费用负担仍然较重的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和易返贫致贫人口,做到及时预警。二是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核查比对,协同做好风险研判和处置。加强对监测人群的动态管理,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救助范围。三是全面建立依申请救助机制,畅通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和易返贫致贫人口、因病致贫重病患者医疗救助申请渠道,增强救助时效性。已认定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的,直接获得医疗救助。四是制定医疗救助倾斜政策,经三重保障报销后个人负担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对第一类救助对象,不设起付线按100%的比例实施倾斜救助,对第二类救助对象,不设起付线按 90%的比例实施倾斜救助,对第三、四类救助对象,倾斜救助起付线按每年 2000元、6000元个人负担后,再按80%的比例实施倾斜救助。各类倾斜救助年度限额均为15万元。截至目前,资助困难人员参保缴费24.26万元,惠及845人;累计发放医疗救助金318万元,惠及3194人次,医疗救助托底作用进一步增强。
3.坚持“党建 医保监管”,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守好、用好、管好医保基金关系到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严厉打击“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欺诈骗保行为,着力提升医保基金监管实效,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救命钱。一是联合中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局、财政局、卫健委六部委印发《2024年第五师双河市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开展2次联合检查,确保医保基金安全运行。二是强化多重监管。聘请第三方机构对辖区内定点医药机构采用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医保基金使用违法违规专项检查。三是上线大数据反欺诈监管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常态化筛查,提升基金监管精准度和实效性。四是落实药品追溯码采集应用工作。实现药品来源信息清晰可追溯,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防止假药、回流药和串换销售。五是积极推进医保智能化监控应用。全面推广智能监管子系统应用,通过医保智能监管知识库、规则库,分析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数据,实现对医疗机构的不合理治疗、不合理用药等行为进行全方位监管。六是加大打击欺诈骗保宣传力度。通过召开医保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活动、医保服务协议集中签约会,发放宣传页8000张、悬挂横幅15条、新媒体报道3篇、定点医药机构滚动播放电子屏等形式广泛宣传,为医保基金监管创造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对师市200家定点医药机构开展现场检查7次,覆盖率达100%,行政处罚1家,约谈14家,暂停医保协议6家,解除医保协议15家,处理定点医疗机构168家。
下一步,第五师双河市医疗保障局党支部将持续践行医保初心,擦亮党建品牌,加快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公平适度的医疗保障制度,建立高效管用的医保支付机制,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优化医保公共管理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