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年新春的喜庆氛围中,一场以“有形有感有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春节联谊活动在八十一团各地盛大举行。各民族同胞齐聚一堂,用贴对联、挂灯笼、唱红歌等多种形式,共同奏响了民族团结的和谐乐章,热烈庆祝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

欢天喜地布置忙,传统习俗韵味长
在昌盛社区活动现场,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从清晨开始,各族同胞们就怀着满心的欢喜投入春节的布置工作中。红红的灯笼、喜庆的对联,这些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元素,成为大家传递喜悦和祝福的载体。
几位回族同胞熟练地爬上梯子,将一盏盏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他们的动作利落而自信,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蒙古姑娘土尔根则和一群汉族小朋友一起,精心挑选着对联。土尔根用她那甜美的声音,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着每一副对联的含义,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藏族女孩也没闲着。她们围坐在一起,手中拿着五颜六色的彩纸,熟练地剪出各种精美的窗花。这些窗花造型各异,有栩栩如生的龙凤,有娇艳欲滴的花朵,还有寓意吉祥的福字。她们一边剪纸,一边唠着家常,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场地。
座谈交流话团结,共绘美好新愿景
在新文化中心二楼,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正式开始。会议室里,各族代表们围坐在一起,气氛热烈而融洽。大家纷纷发言,分享着自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感人故事。
回族代表苏玉明深情地说:“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连队,和各族小伙伴一起长大。我们一起上学、一起玩耍,亲如一家。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民族团结的力量。我们虽然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但正是这些差异,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藏族代表祁善海也激动地接过话茬:“我刚来团做建筑小工期间结识了很多来自不同民族的朋友,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干活、一起参加各种活动,虽然事业小有成就,但我更会多做慈善回馈社会。通过这些经历,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其他民族的文化,也更加坚定了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聚在一起,共同庆祝,就是要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座谈会上,大家还就如何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载歌载舞颂党恩,红歌嘹亮传深情
在团新文化中心,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在欢快的锣鼓声中拉开了帷幕。各族同胞们纷纷登台,用歌声和舞蹈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先上场的是一群可爱的苗族小朋友,他们身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跳起了活泼欢快的苗族舞蹈。孩子们灵动的舞姿、纯真的笑容,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紧接着,一群蒙古汉子带来了热情奔放的舞蹈《祝酒歌》。他们优美的舞姿、激昂的节奏,让整个现场的气氛瞬间升温。
而最让人激动的环节,当属红歌联唱。各族同胞们组成的合唱队整齐排列,用嘹亮的歌声唱响了一首首经典红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唱出了大家对党的感恩之情,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台下的观众也纷纷起立,跟着节奏一起哼唱,现场变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
共享团圆百家宴,民族团结情谊深
和谐社区百家宴的活动现场张灯结彩,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餐桌上摆满了来自各个民族的特色美食。有蒙古族的手把肉、维吾尔族的烤羊肉串、回族的油香、藏族的酥油茶、汉族的蘑菇鸡……每一道美食都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情感。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美食,交流着心得,欢声笑语不断。各族同胞们在这里共享团圆时刻。

携手迈向新征程,共铸团结中国梦
在欢声笑语中,本次春节联谊活动圆满落下帷幕。但各民族同胞之间的情谊,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通过贴对联、挂灯笼、座谈交流、唱红歌、共享百家宴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各族同胞们不仅共同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更在有形有感有声的体验中,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大凝聚力。
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民族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必将更加团结、更加繁荣昌盛!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个春节,再次相聚,共谱民族团结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