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师市农业农村局围绕干部队伍建设,打好“引、育、用、联、管”组合拳,着力打造高素质农业农村工作队伍,推动“三农”工作行稳致远。
在“引”字上下实功,优化干部人才队伍。严格落实兵师党委人才工作会议部署,紧盯“三农”人才需求,在引才上下功夫,近年来,通过遴选、公开招考等多种方式,引进、考录28名青年人才,全日制研究生达到12人,为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在“育”字上做文章,提升队伍能力水平。立足粮食、棉花、葡萄、畜牧等主导产业,坚持内引外培,在师市遴选招募特聘农技员121名,先后组织47名农业技术骨干到湖北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实施高素质农工培育行动,累计培养了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2343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0.8%。
在“用”字上求突破,激发干事创业热情。锚定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在“用”字上求突破,农科所入选“北疆兵团科技创新联盟”会员单位,获批2个师市名家工作室,培育棉花、玉米新品种6个,品种经营权转化资金346万元,农业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坚持“人才项目”模式,2人获批自治区“天山英才”,1人获批“兵团英才”,1人荣获“兵团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4人入选师市拔尖人才,12人入选师市农业专家服务团队,农业战线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农业农村局充分利用农业专家资源,建立“335”专家服务模式,深入基层开展高产创建技术指导,2024年粮食平均亩产695.33公斤、连续2年位居兵团第一,84团7连玉米单产、84团1连小麦单产荣获全国奖项。
在“联”字上搭桥梁,促进兵地交往互促。积极推动兵地农业专家互邀授课指导,开展粮食、棉花、设施农业、特色林果等技术培训34场次,互学互鉴农业生产技术,形成共创共建的兵地“三农”融合发展良好局面。围绕农作物标准化种植管理、高产创建关键技术落实等进行互动交流,在达勒特镇联合共建“兵地棉花科技示范田”,经实产实收,示范田平均亩产籽棉629公斤,较历年亩产350公斤高出279公斤,实现了由“低效地”变“高产田”的成功跨越。
在“管”字上出实招,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持续在农业农村系统开展作风大整顿,着力解决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推动干部人才转变作风、担当作为、爱岗敬业。坚持严管厚爱有机结合,加强干部实绩考核,常态化调整不尽职、不作为的干部,对勇于担当、踏实干事的干部,在职位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优先考虑,培育农业领域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职称48人,着力构建能者上、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锻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下一步,师市农业农村局将持续加强农业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转化到服务中,为推进师市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农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