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近日,平安法治办联合司法所走进87团学校,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题宣讲活动,为六年级、七年级学生送上一堂生动且实用的法治教育课。
司法所干警胡文斌以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语言,围绕同学们日常生活学习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展开深入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场景下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法律不仅是行为的规范,更是保护自身的有力武器。
校园周边商店给学生销售烟酒?
针对此类现象,胡文斌详细阐述了此类行为的违法性,以及烟酒对未成年人身体发育和大脑功能的负面影响,告诫同学们要远离烟酒危害,引导学生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坚决抵制烟酒诱惑,鼓励大家积极监督举报此类违法行为,共同进化校园环境。
学生在校园遇到欺凌怎么办?
面对校园欺凌这一备受关注的问题,胡文斌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及严重后果,教导学生们如何正确应对校园欺凌。他强调,遭遇校园欺凌时,要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寻求帮助,切不可忍气吞声或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同时,倡导同学们之间要相互关爱、友好相处,共同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遇到网络暴力怎么办?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暴力逐渐成为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新威胁。胡文斌通过具体案例,深入剖析网络暴力的特点和危害,提醒学生们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随意在网络上泄露个人信息。一旦遭受网络暴力,要冷静应对,及时固定证据,并向家长、老师或相关部门求助。
此次法治讲座内容丰富、实用性强,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未成年人保护法》对自身权益的重要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后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下一步,平安法治办和司法所将持续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不断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内容,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筑牢法治防线,营造更加安全、和谐、法治的校园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