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市民政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以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用心用情用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水平,师市广大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抓机制夯基础,筑牢养老服务根基。师市党委、师市高度重视养老工作,多次对养老和老龄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师市民政局狠抓贯彻落实,加强组织领导与统筹协调,成立老龄工作协会,出台《第五师双河市贯彻落实“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实施办法》《第五师双河市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的实施方案》《第五师双河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等落实举措,明确师市和团镇(街道)、相关部门在推动养老服务发展体系建设、质量提升、经费投入、队伍建设、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职责,形成上下贯通、横向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
——抓服务强保障,构建养老服务体系。一是机构养老设施全覆盖。数十年累计投资资金2亿元,建成养老机构(含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8家,实现师、团两级养老机构全覆盖。养老床位达到1800张,实现千名老人拥有床位71张,高于国家标准77.5%。二是养老助餐服务网络快速延伸。围绕老年人助餐需求,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调动机关部门、团场(街道)、国有企业、市政单位、社会组织等主观能动性,采取“三个一些”(运营单位降一些,民政部门补一些,就餐群众掏一些)、“师团同标”的办法,稳步推进老年助餐行动实施。目前师市已开设老年助餐食堂5家,累计为10000余名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务,有效解决老年人就餐难问题。针对行动不便老人,动员社区和物业工作人员、志愿者免费配送上门服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幸福餐”。三是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优化提升。针对经济困难的失能、失独、空巢、留守、高龄老年人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近两年完成68户家庭改造。组织团镇(街道)每月为孤寡独居、重度失能和残疾老年人至少上门探访服务1次,引导志愿服务组织常态化开展帮扶。完成师市10668名65周岁以上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为50名重病重残困境老年人提供生活帮扶,累计服务2000余人次。为144名老年人配备“一键通”智护手环,时刻将老人安危放在心上。邀请师市40名特困老年人、40名8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入住养老院体验生活,为他们提供专业护理服务、康复指导和心理慰藉,改善其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开展“智慧助老”培训,帮助800余名老年人掌握智能设备使用技能,让“银发族”跟上数字时代步伐。
——抓管理优服务,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一是综合监管服务持续增强。师市民政局联合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卫健委等部门对运营的养老机构进行拉网式、无死角排查,建立问题台账限期整改销号。积极争取福彩公益金、湖北省民政厅援疆资金500余万元,对五师怡佳养老院和84团、88团、89团、91团养老院进行消防改造和设备更新,消除安全风险隐患,提升机构服务质量。二是医养结合有序有力推进。将五师怡佳养老院整体划转双河城建集团,形成“国有企业养老机构”模式,民政局筹资30余万元购置康复器具,建成康复疗养室,开展慢病管理、心理疏导、医养护理等服务,推动“医、康、养、健”四位一体融合发展。三是老有所为作用凸显。组建团镇(街道)10支“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开展“老兵讲兵团”“老兵爱兵团”“老兵为兵团”服务活动。打造“15分钟养老圈”,将老人需求由“被动服务”转为“主动发现”,建成“初心银发工作室”“友胜工作室”“初心舞蹈室”等阵地,引导“五老”力量融入养老服务工作,在纠纷调解、就业帮扶、安全宣讲、法律援助、环境整治等公益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