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八十一团(以下简称八十一团)位于准噶尔盆地西缘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处于博尔塔拉河、大河沿子河和巩哈泉下游,组建于1968年,是兵团58个边境团场之一,2020年1月挂牌成立双桥镇,实行“团镇合一”管理体制。2024年完成生产总值8.64亿元。
近年来,先后荣获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卫生乡镇、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信访“三无”团场等荣誉称号。
一、产业优势
(一)产业发展方向
81团紧紧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新能源、来料加工”三个重点方向打造符合团场的支柱产业,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种植、生态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仓储物流、休闲度假、农耕文化体验等业态,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产业发展基础
1.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方面:辖区以种植棉花、葡萄为主,农用地面积12.71万亩,种植棉花面积9.47万亩,年产优质籽棉5万吨,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8%,棉花收获全部实现机采。种植葡萄面积1.7万亩,年产葡萄3.4万吨,出口0.58万吨、平均单价7.89元/公斤,种植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程度已达到国家领先水平,是全国最大夏黑葡萄集中连片种植示范基地。5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已开工建设,蛋鸡养殖项目已建成投产,蛋鸡、肉牛、生猪等产业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深入推进。依托“第五师双河市蔬菜出口基地”金字招牌,已更新现代化设施农业大棚30座,致力于打造一个现代、高效的蔬菜生产出口基地。罗非鱼养殖、食用菌种植等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前景广阔,冷链物流、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2.新能源产业方面:按照“能快则快、做大总量、做强工业”发展战略,全力推进81团20MW分散式风力发电项目的建设,做到早完成、早见效。
3.来料加工产业方面:81团有机肥厂利用畜牧养殖产生的粪便和废弃的农作物秸秆等作为原料,生产有机颗粒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有机液体肥等多种形态的肥料,充分满足不同作物各个生长阶段的肥料要求,实现资源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该企业预计年底升规,实现工业产值2000万元以上。
(三)政策优势
为落地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专人协助落地企业完善工商注册、银行开户、税务登记等事项;充分发挥“店小二”精神,积极协助辖区落地企业、商铺申报融资贷款事项,全程指导项目落地开工手续办理,全力协助项目建设,推动项目早日投产达效。
二、环境优势
(一)区位优势
81团位于第五师双河市境内,处于博尔塔拉河、大河沿子河和巩哈泉下游,周边交通网络发达,G577、精博公路穿团而过,距阿拉山口口岸仅50公里,博乐市火车站38公里、飞机场25公里,这使其成为连接内陆与中亚市场的关键节点,为进出口贸易提供了天然的便利。同时,距第五师双河市11公里,便于共享区域资源,协同发展。
(二)资源优势
1.农业资源方面:全团占地总面积125平方公里。农用地面积10020.44公顷(其中耕地面积7692.57公顷、林地面积974.45公顷、园地面积1353.42公顷),建设用地面积230.56公顷,土地平坦肥沃,且集中连片,适合规模化、机械化农业生产。同时,八十一团享有“夏黑之乡”美誉,已注册“双河葡小萄”、“双河果语”商标,国内销售、出口销售、发展葡萄产业链等潜力巨大。此外,辖区现有现代化设施大棚30座,还可建设200座,并依托“第五师双河市蔬菜出口基地”金字招牌,可大力发展果蔬出口、冷链物流等相关产业。
2.能源资源方面:团镇年均有效日照时长1500小时以上,太阳能资源丰富,邻近阿拉山口风口区,云雨量少,太阳能、风能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3.旅游资源方面:团镇有着深厚的军垦文化底蕴,81团夏尔井红色记忆馆已成为红色研学教育的重要基地。此外,81团巩哈泉灌溉蓄水调节池建设项目正在全力建设,库容为82万立方米,团镇计划以此为核心精心打造环库观光带,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和休闲垂钓项目,同时,借助沙塔公路交通优势,沿路建设葡萄长廊,方便游客进行旅游观光和葡萄采摘,形成了一条闭环旅游线路。在夏季,游客既能参与葡萄采摘,又能游览红色场馆,还能进行休闲垂钓,欣赏湖光水色。冬季,这里便成为滑冰爱好者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