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下午,在第五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的试验田内,棉花研究室科研人员于成龙正细心地在系着红毛线的棉花植株旁进行数据采集。这些醒目的红毛线并非装饰,而是用于精准标记植株位置,以便后续进行连续的生长数据对比观测。
于成龙正在进行的是植物生长调节剂——调环酸钙的应用效果调查。“标记植株是为了确保下次能在相同位置采集数据,获得准确的生长变化信息。”于成龙说。他的核心工作,是对施用不同剂量调环酸钙后的棉花植株,进行系统的生长指标测量和数据记录。此项研究旨在科学评估调环酸钙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实际影响。

图为于成龙(右)与同事一起采集棉花生长数据。郭晓维摄
据了解,这项调查是该所申报的师市科技攻关项目——《调环酸钙对棉花株型调控及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于今年进入第二年试验阶段,核心目标是通过连续多年的田间试验对比,深入分析调环酸钙对棉花关键生育进程、株型结构以及最终产量和纤维品质的综合效应,从而为棉田科学、精准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作为师市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专业团队,该所多年来坚持开展各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相关试验,搜集到的试验数据将为实现本地区棉花绿色高效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今年,该所共开展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应用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