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师双河市拥有光辉的革命历史,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实践中,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英雄模范人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师市党委决定,隆重开展学习宣传罗少伟烈士革命事迹的纪念活动。
五师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一兵团六军十六师,原六军十六师副师长罗少伟同志是我党一位忠诚的战士,是我党我军一位久经战争考验的优秀指挥员。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实践中,他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全都献给了党、献给了革命,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师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罗少伟同志的优秀精神品质,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推动师市各项事业发展而不懈奋斗。
英雄风范永垂青史
——革命烈士罗少伟事迹
罗少伟(1918-1950年),男,汉族,陕西省汉阴县蒲溪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罗少伟(1918-1950年),男,汉族,陕西省汉阴县蒲溪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罗少伟同志(资料图片)
罗少伟8岁失怙,10岁给地主放牛,14岁被国民党抓壮丁。17岁脱离了国民党军队,参加陕南抗日第一军(该部后合并为红十五军团警卫团),从此走上革命道路,把自己献给了党和革命事业。他通过参加革命部队整训,全面提高了军事、文化和政治素养,坚定了抗日决心和信心。抗日战争中,他鏖战晋东南,转战晋察冀,历经大小战斗上百次,取得了夜袭曹县韩村集全歼日寇107人等一系列辉煌战果,20岁担任八路军连长,21岁火线入党。他先后在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红十五军团警卫团、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警卫营和六八七团、冀鲁豫支队一大队、冀鲁豫军区教七旅和第六分区教导第一旅第十一团、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一团、西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教导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第六军第十六师等历任副队长、连长、营长、团长、副师长等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罗少伟参加百团大战、延安七天七夜抗击战和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战役等诸多场重大战役,历经上百次战斗,战果辉煌、战功卓著。
罗少伟作战勇敢,敢打硬仗、恶仗、苦仗。1938年,在山西代县中解口之战我军腹背受敌的紧急关头,罗少伟带头冲入日寇据点,消灭日军,为部队杀出了生路。之后的张家店伏击战中,他率部坚持两天两夜连续打退日军冲击,为我军夺取胜利起到关键作用。1940年,罗少伟在冀鲁豫抗日前线夜袭曹县韩村集时,他独自攀上日军指挥所屋顶,用手榴弹炸毁了敌指挥部,此次战斗首创了八路军全歼据点日军的范例,极大鼓舞了抗日军民斗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签署命令通报表彰,号召根据地全体军民学习他的英勇事迹。
罗少伟意志坚定、革命坚决,对党忠贞不二。1942年,罗少伟被抽调到陆军中学学习。一天晚上,罗少伟和其他几个学员正在睡觉的时候,敌人突然包围了陆军中学,把他们抓住送到济南城郊的一座监狱里。关押期间,他们经受了敌人的严刑拷打,没有一个人屈服。利用敌人让他们在监狱外挖壕沟和修路的时机,罗少伟察看路线,晚间利用夜色掩护成功出逃。敌人追了两天两夜,他们一面跑、一面打,滴水未喝、粒米未进,忍饥挨饿,终于回到部队,罗少伟还头部负伤。此后,罗少伟在冀鲁豫六分区十一团任团长。
罗少伟政治可靠、顾全大局,加强团结。在战斗生涯中,他多次因部队整编而调整职务,但始终服从组织安排。1944年,罗少伟由冀鲁豫根据地调到陕北,到达陕北后,十一团缩编为教导一旅一团二营,罗少伟任营长。他随西进支队回到延安,参加大生产运动。他带领战友学习先进经验,开荒种棉花和蓖麻,一起开展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带的队伍丰衣足食,总是超额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他自己也被评为纺线能手,受到上级奖励。
罗少伟生活简朴,两袖清风。他一贯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建立起带兵的权威。后勤上发给他一床褥子,他坚决不要,说,“战士能睡麦草,我也能睡麦草,生活上要向战士看齐!”他牺牲后,战友们在清理遗物时发现,除了部队发的被褥衣物外,他竟然没有丝毫财产。
罗少伟军事素质高,执行任务坚定坚决。1945年10月,教导一旅二旅合编,罗少伟担任教导旅一团团长。1946年2月的一天,罗少伟、政委关盛志、政治部主任魏志明接到旅长罗元发打来的电话,传达党中央要教导旅组建一支仪仗队,并由罗少伟任营长、魏志明任教导员的指示。一团执行命令,精选了年轻精干、军事姿态好的500名指战员编成3个连,马上到延安投入紧张训练。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战士们全身心投入严格训练,军事动作日益精进。3月4日10时左右,仪仗队来到延安停机坪,迎接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来延安。飞机降落后,当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等中央领导迎上前与马歇尔握手致意后,仪仗队队长罗少伟声音宏亮地喊了“立正”口令,跑上前进行了报告仪式礼,战士们昂首挺胸,精神饱满,“唰”地把目光迎向来宾和中央首长,接受检阅。这时,马歇尔居中,左边是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右边是张治中将军、朱德总司令及其他来宾。仪仗队呈横队排列,每连排头是炮班,其次是机枪班。周恩来副主席一边走一边向马歇尔介绍情况,他拍拍一连炮班蓝铮铮的炮弹筒,说:“这些武器,全是我们的战士从日本侵略军手里缴获的!”周恩来副主席还抱起一挺日式歪把子轻机枪,拉拉枪机,让马歇尔看。当时仪仗队每个战士都感到骄傲和自豪,这实际也是警告马歇尔和国民党的将军:我们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无敌的,谁胆敢发动战争,就只能落个像日本帝国主义一样的下场。检阅之后,仪仗队威武整齐的军容形象令马歇尔感慨不已,在延安党政军民中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许多群众说,“延安有这样威武强大的军队,蒋胡匪军胆敢进犯,定叫他碰个头破血流!”仪仗队任务结束后,朱德总司令再次给仪仗队的指战员讲话说:“如果实现了和平,革命的枪杆子绝不能丢掉。大家回到驻地,白天生产,晚上要练练枪法,随时准备接受新的任务。”指战员们受到鼓舞,回到驻地继续担负起保卫延安的光荣任务。
罗少伟在解放大西北诸战中,指挥作战沉着果决,作风英勇顽强。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大军围攻陕甘宁边区。罗少伟率领教导旅一团分三道防线阻击敌人,浴血奋战七昼夜,为保卫党中央、保卫延安立下了不朽功勋。当时教导旅一团由罗少伟率领,在清泉沟以东的九龙泉、南泥湾、马坊一线组织防御,打响了保卫延安的第一仗。14日凌晨,敌人向我前沿阵地小林坪南面和菜场两侧采取集团进攻和迂回包围。为了巩固正面防御阵地,罗少伟和政委魏志明冒着枪林弹雨,亲自到前沿阵地现场指挥。敌人仰仗着炮火上的优势,气焰非常嚣张。但罗少伟沉着、果断、机警地指挥着部队,利用有利地形,阻击着敌人。他们白天步步抗击,晚上转移阵地牵制敌人,把敌人引到丘陵沟壑的地形上来,使敌人虽有机械化部队,却失去了用武之地。3天过去了,敌人还被阻击在第一条防线。16日,敌人恼羞成怒,疯狂猛扑。这一天,战斗打得十分激烈艰苦,一团有些阵地失去又夺了回来,子弹打完了,用手榴弹,手榴弹打完拼刺刀,后面到处展开肉搏战。敌人的整编第一师集中了全部兵力向一团二营阵地马坊北山猛攻,其中一个营的兵力已突入了我四连一排阵地,情况十分危急。罗少伟身边的参谋人员都建议把预备队拉上去,但他沉着冷静地分析形势,认为不到万分紧要关头,决不能动用预备队。他知道,四连是个老红军连队,这个连队从来都是能啃硬骨头的连队,伤亡再大,斗志是不会削弱的。在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有压倒敌人的大无畏气概,于是,罗少伟在阵地前沿振臂高呼:“同志们,冲呀!把敌人打下去!”阵地上顿时杀声震天,四连的战士们听到他们的团长在呼喊,从阵地上一跃而起,端着步枪奋力冲杀。二营营长张顺国立即命令两侧的五、六连从左右出击,抄敌人的后路,几乎是在同时,二连阵地上也展开了一场白刃战。敌人第一批、第二批冲上来后都被二连的战士用刺刀捅了下去,但连里损失也非常大。保卫延安阻击战整整打了七天七夜,一团上至团长、政委,下至每一个战士,昼夜都战斗在最激烈的前沿阵地上,几乎没有合过眼,为安全转移赢得了时间。在以后的三战三捷、二打榆林、宜川战役、西府陇东战役中,罗少伟都表现出了他英勇善战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1949年1月,教导旅改编为第六军十六师,罗少伟被任命为十六师副师长。他指挥部队,相继参加了春季战役、陕中战役、扶眉战役、兰州战役等,其间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这个早年参加红军、身经百战,保卫延安、全身负伤七处的副师长,不管是在“鞭抽二马”的陇东战役里,还是在抢渡渭河解放西安的战场上,在恶战兰州的五天五夜里,总是身先士卒,一往无前,出生入死,无所畏惧。
罗少伟赤子丹心,为拯救被匪徒裹挟的各族民众于水火,以身犯险,赴前线剿匪,壮烈牺牲。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10月,第六军十六师奉命进驻新疆哈密。1950年4月1日,罗少伟和机要秘书李玉庆、通信参谋(报务员)宋万成、警卫员杨状元及在五连帮助工作的作战参谋马玉章一行五人,坐着吉普车迎着晨光,奔赴七角井我军驻地。汽车在两山夹道中颠簸行驶,在距离七角井还有20多公里一个名叫车轱辘泉的地方,汽车刚爬上一条长斜坡坡顶,突然左边山沟里枪声大作,埋伏在这里的40多名土匪蜂拥而上,发起突然袭击。罗少伟在车上大喊:“打,冲过去!”可是因汽车中弹突然熄火,他们被土匪团团包围,此时后续部队又未赶到,终因敌众我寡力量悬殊,罗少伟一行五人壮烈牺牲。这一年罗少伟年仅32岁。
罗少伟就这样猝然牺牲了。在哈密党政军民隆重集会安葬罗少伟时,王震等新疆军区领导送来挽联。“罗少伟同志是我党一位忠诚的战士,是我党我军一位久经战争考验的优秀指挥员。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实践中,他把自己短短的一生全都献给了党,献给了革命,为新中国的解放,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牺牲,是我们每个人都感到十分痛心的……”1950年4月,毛主席和周总理惊闻罗少伟牺牲时这样评价。
1951年12月24日,驻哈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为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在新疆剿匪战斗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在哈密城东约一公里处修建了一座烈士纪念塔。
青山有幸埋忠骨,英雄赤胆卫边疆。罗少伟的老上级六军军长罗元发曾深情回忆说:“少伟所立下的功绩能与他相比的人是不多的。凡有大仗、恶仗,他总是亲临第一线指挥并参加战斗。少伟同志一米七五的身材,长得很英俊,为人也很耿直,在周围同志和部队上下威信很高。他的死,是我军的一个重大损失!”
英雄风范,永垂青史。而今,罗少伟烈士的革命事迹依然为世人所传颂,全疆各地民众仍自发地在节假日前往陵园为他祭奠和追思。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罗少伟烈士革命精神永存!
(五师双河市党委办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