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十一团,一片片榛子林正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从昔日的荒滩到如今的“金果果”基地,榛子产业不仅让职工群众鼓了腰包,更筑牢了生态屏障,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新路。

盛夏时节,双河市玖伍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李玉金的榛子园里,一株株榛子树硕果累累,即将迎来收获季,让他很是高兴。李玉金说:“今年是我加入合作社种榛子的第六年,今年产量预计可以达到两三百公斤,合作社保证18块钱一公斤收购,收入大概四千块钱左右,种榛子的信心还是很足的。”
2018年,九十一团将榛子作为防风固沙、调整种植结构、激活团场经济的主抓手,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引进和示范带动,推动榛子种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全团榛子种植面积已突破1000亩,并辐射至周边团场和县市,形成“团场 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格局。

从“一棵树”到“一条链”,再到“一片绿”产业升级的脚步并未止步于种植端。九十一团还开发了榛子油、榛子粉、榛子巧克力等10余种产品,并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继续深化“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路径。
昔日风沙肆虐的荒滩已变成层层叠叠的榛子林。榛子树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是退耕还林的首选树种。据测算,千亩榛子林每年可减少水土流失5000吨,相当于为团场增添了一座“绿色银行”。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显著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