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2025年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天气,第五师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水管中心)和81团创新工作机制,协同联动,形成“预防先行、精准调度、全员参与”的抗旱自救体系,全力保障81团农业灌溉用水。
一、“四措并举”强支撑
渠系清淤“抢时间”。水管中心及时向团场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推送实时水情分析,经研判分析后,各连队迅速行动,紧密配合,出动职工1472人展开了全面的渠系清理工作,仔细清除杂草、淤泥和杂物,清理了长达5.8公里的抗旱渠道,为井水汇流联调抗旱提供了坚实保障,确保抗旱供水“最后一公里”直达田间。
机井体检“全覆盖”。水管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81团9眼汇流机井、17眼生产机井、5眼生活井逐个“体检”,指导回填滤料7立方米、维修电路5处,确保机井运行稳定。每眼机井满负荷运行,把“抗旱水”源源不断地汇入抗旱渠道输向受旱地块。
水量调控“精准化”。水管中心推行“定额定量”双控管理模式。年初科学核定灌溉用水上限,将全年地下水可开采总量按月细化分解;以棉花种植为例,通过IC水卡为农田预充值220立方米水量,并根据棉花出苗期、苗期、蕾期的生长需求,将水量精准分配到3个灌溉阶段,引导农户按需灵活灌溉,显著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水库联调“提效率”。自6月10日起博河已停止向81团供水,为确保81团正常农业灌溉,水管中心不断优化巩哈泉一、二、三库调度,做到周计划、日调度,精准调配进出库流量,及时降低一二库水位,保持三库水库蓄水量,进一步减少蒸发水面,以应对旱情;同时,充分利用阿卡尔水库至塔斯尔海水库调水管线保障81团农业灌溉,截至8月5日,该调水工程已累计向双河市调水1361万立方米。
二、“四级联动”抗旱情
抗旱动员“分层讲”。81团召开抗旱动员会,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团抗旱工作的通知》,号召全团职工抗旱自救,树立抗旱“一盘棋”思想,全团职工共筹集抗旱资金120万元。主要用于充值水电费、渠系维护、修理水泵等相关费用支出,抗旱费用使用公开透明,实行专款专用。通过全团广大职工群众的支持,抗旱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自救会议“周周开”。81团组织各连队、水管中心团场负责人员实时研判水情,动态调整井渠配比,抗旱井的使用遵照“少量多次、余水调引”的原则,例如,一眼机井的单次轮灌水量为30立方米/亩,计划轮灌时间为7天,严格灌溉时间、轮灌秩序后,5天即可完成灌溉,该井富余2天的水量通过抗旱渠道引至下游受旱地块。本轮灌溉结束后,启动下一轮灌溉,实现“井尽其用、水尽其效”。6月30日至8月5日,81团已启动汇流机井9眼、“空闲档”生产机井17眼、生活井5眼,每日调水4.98万立方米,累计调水199万立方米,约占地下水总用水量的14%。
抗旱工作“日调度”。81团建立连队用水微信群,实时发布斗口流量、轮灌时间表和抗旱机井调出水量表,有效避免争水矛盾的发生。
节水宣教“入人心”。81团和水管中心团场负责人员配合向用水户宣传“少食多餐”滴灌法、利用微信群推送节水短视频,展示节水真实案例、鼓励用水户分享节水妙招,让抗旱节水理念深入人心,并转化为行动自觉。
三、协同抗旱“三个一”提质效
水管中心和81团面对旱情,变害为利,协同抗旱,形成“三个一”机制,切实提高抗旱效率。即:一张水网统管。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整合水库、干支渠、机井水情数据。一套系统调度。定期召开抗旱紧急会议,全团统一行动,科学调整灌溉方案。一线联动处置。水管中心、团场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连队联合开展专项巡查,及时解决抗旱机井设备故障等突发问题,确保农田灌溉系统稳定运行。
面对2025年夏季持续高温干旱的严峻考验,水管中心与81团通过深化“水管中心一团场”协同机制,以“预防先行”筑牢抗旱根基、“精准调度”优化资源配置、“全员参与”凝聚攻坚合力,构建起高效运转的抗旱自救体系。在双方紧密联动下,旱情防控成效显著,农业生产平稳有序,为持续高温天气下保障粮食安全、稳定农业生产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五师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