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升社保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五师81团社保所通过“青蓝工程”,在岗位上开展“一对一”传帮带活动,助力新入职干部快速成长为服务群众的“行家里手”,系好社保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让精湛的业务技能与真诚的服务初心在手把手教学中薪火相传。
受理柜前练本领,筑牢综合服务根基。综合受理窗口是社保服务的“前沿阵地”,每日都需应对参保登记、信息变更、停续保等多项业务,需要工作人员思路清晰、政策熟悉、流程规范。为帮助新入职干部快速掌握综合受理技能,梳理出“先审核材料完整度、再录入系统相关信息、最后仔细检查确认”的三步法则,这既考验着工作人员的细致严谨,也反映其掌握政策的熟练程度,更彰显“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庄严承诺。一是“政策 演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将政策和操作步骤写在笔记本上,重点标注风险点和易错环节,以便于在系统操作中反复强化。二是“实战复盘”。群众前来办理业务时,先让新入职干部尝试独立接待,“老师”在一旁进行补充完善,待业务办理结束,再共同梳理政策要点、复盘操作流程,温故而知新。
待遇申领见细致,把好支付关口防线。待遇支付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是守护社保基金安全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养老金待遇核定、工伤保险医疗费用申报、还是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的申领等,从材料审核、受理申请到最终待遇支付,每一项都需要精准办理,认真核对。核定表里每一串数字都承载者政策的温度与落地的责任,容不得半点马虎,要清楚知道每个业务的风险点,杜绝不规范操作,严防社保基金跑冒滴漏,确保基金平稳运行。“你看,我们在办理养老金核定的时候,务必要再三核查缴费年限、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等关键信息,确保待遇发放精准合规。”办公大厅里,这样语重心长指导的场景,正是传帮带精神的生动体现。
咨询服务显真心,高效解决群众诉求。社保政策更新快、覆盖面广,每天面对的窗口和电话咨询繁多,需要确保咨询解答细心耐心、与时俱进。政策条文虽显枯燥,解读过程却不能照本宣科,如何给群众讲清楚政策是一门“必修课”,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唠家常”,同时在与群众的互动中摸索沟通技巧。近期,关于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咨询激增,如何调、调多少是需要面对群众讲清楚的重点,我指导新人按照“一定额、两挂钩、三倾斜”的调整原则,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计算讲解,并鼓励新人多接待来访群众解答疑问。这种“政策 案例实操”的方式,能有效促进政策理解的更加透彻、服务着手得更加稳健。
业务技能在实践中传承,服务温度在传帮带中延续。作为师傅,我深感责任与担当的传递,我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与新入职干部进行交流,在实践中磨练业务技能,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服务中诠释社保承诺。下一步,我将与新入职干部一起在教学相长中共同提升,一起在协作中取长补短,一起在岗位上精进深耕,一起为社会保险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